律师观点王科栋币圈有情法无情 http://www.awaluaa.com/awlaly/4344.html你点击原文,就分你小鱼干
颈椎有颈椎病,腰椎有腰椎病,但是胸椎却很少听到胸椎病,有,但是出现的字眼相对少很多。颈椎出毛病了,最常见的会出现颈部疼痛,上肢麻木,头痛头晕;腰椎出毛病,最常见的是腰痛、下肢麻木等;胸椎出毛病了,容易出现胸痛、背痛。但是相比之下,胸椎区域疼痛障碍,给人的感觉,不如颈椎和腰椎厉害,因为颈椎和腰椎疼痛出现的频率高。
健身行业从事运动康复的朋友,做软组织损伤手法治疗的比较多,处理疼痛大多从关节、肌肉、筋膜损伤考虑出发,其理念是“筋柔骨正”。认为只要把紧张的肌肉放松,无力的肌肉加强,达到肌张力平衡,这样关节就能回到原来的位置,或者说回到相对平衡的位置。
也有朋友喜欢正骨、关节松动和整脊手法,认为疼痛是因为骨关节错位、关节交锁,只需要把关节顺位,疼痛就能减轻或者消失,筋出槽、骨错缝,关节顺位后,一切回归自然,其理念是“骨正筋柔”。两种手法和处理思路,各有利弊,只要你处理好了,问题解决了,你就是对的。
在现今的优越生活条件下,亚健康人群太多太多,十个人中有将近一半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是很保守也是很粗糙的估计,没有数据和文献支持这一理论,但是各位朋友,你们自己估摸下是不是这样。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疼痛,比如肩膀酸痛、落枕、腰肌劳损、膝关节疼痛等,有这类疼痛的人群也算是亚健康人群,很多人曾经或者是此时,受着身体疼痛的困扰,去医院而不得治,因为这些亚健康问题,在主流医学来说,不算什么大事,只需要平时多加休息即可。
然而,很多人的疼痛,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其生活,影响到工作,影响到其情绪和心理,医院检查,报告结果显示都是正常,但是疼痛却一直在作怪,影响其生活、摧残其意志,这更加让疼痛患者无可奈何、生无可恋。医院或者民间医生的治疗无效下,开始影响其心理: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等。
这种亚健康患者,其实非常多非常多,在我处理的案例中,就有将近1/2是这样的。对于这种情况,我个人简单分析如下:
1、很多亚健康的疼痛,如肌肉和筋膜酸痛,现今医学影像无法检查出问题所在,有些软组织疼痛,在影像下是没有病兆显示的。所以当你发现,你颈椎不舒服去拍MRI或者X线,报告结果显示XXXXX无明显异常,在这样的情况下,患者困惑,明明我这里疼,为什么医生检查却说没问题!因为从影像学上来说,如果没有出现器质性的改变,报告结果都是这样,很多年骨科医生或者疼痛科医生都是根据报告结果去看疼痛,如果没有符合他们的指征,都认为问题不大回家休息即可。
2、科室门诊专科化,医院设有牙科、骨科、内科、外壳、耳鼻喉科、消化科、妇科、生殖泌尿外科等,基本每个器官或者每个系统都有其对应科室,但恰恰就是没有肌肉科。人体亚健康疼痛90%都是软组织疼痛,全身肌肉不完全统计有块,“肌肉”是我们人体最大的器官,这么重要的器官却没有成立一个科室。比如:有些偏头痛可能跟头颈的颞肌、胸锁乳突肌有关;有些心绞痛可能跟胸横肌有关;有些心慌胸闷可能跟胸小肌有关;有些痛经可能跟腹直肌、内收肌、腰大肌有关;有些久治不愈的咳嗽或者咽喉炎,可能跟气管筋膜粘连紧张有关。
但是,人们出现疼痛,去医院挂号检查:头痛去看神经内外科、心绞痛去看心内科、痛经去看妇科、嗓子不舒服去看耳鼻喉科。去检查后各种心电图、验血、核磁共振、脑电图等,报告结果都是正常。是的,因为原因不在这,而在于疼痛外的其他部位组织,人体是一个整体,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障碍,都可能成为原始病兆,都可能会影响身体其他部位,但是有时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3、运动医学整体康复观念欠缺,每一个临床医生到最后都会选择一个专业在一个科室就某个方向进行钻研,很难把人体九大系统整合进行辩证、论证看问题。因为身体九大系统,每一个系统都够研究一辈子,医生的知识储备量巨大,大学临床5年+3年临床规培,出来后还只是个“小医生”,能独当一面的医生还真不多,这8年他们不是在混日子撞钟,是因为医学是严谨的,医学生需要熟知药学、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外科等,每一个板块都可以学到你满头白发。所以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其他系统的知识。
4、疼痛很狡猾,人体是世界上最精密的一台机器,身体的每一个零部件都非常复杂,身体每一个部件都可能影响至整体,每台机器设置的都不一样,并且每个机器生产出来时并没有说明书。所以每个人出现疼痛的原因也不一样。同样的颈椎痛,可能你是颈1错位,而他是胸1错位。每个人的疼痛千差万别,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从古至今医学一直都存在,但是医学发展了这么久,还是有很多疼痛和疾病让人摸不着头脑,还是有很多疾病,被列为疑难杂症,因为,人体的疼痛是非常狡猾的,特别是亚健康的疼痛。我接过好几个会员,甚至有20几岁非常年轻的小伙子,起初因为简单的胸肋关节交锁,背式呼吸受限,导致整个背部经常出现游走型的疼痛和不适,就像蚂蚁咬一样浑身不适,去医院检查没有任何问题,被医生诊断为焦虑,让其放松心情,注意劳逸结合。但是这种症状确实在其身上出现,找不到解决的方法,这个会员慢慢的真的有了焦虑症和抑郁症,最后我通过评估和调整,纠正其呼吸模式和脊柱的灵活,症状消失,到目前为止已有4个月,此前症状依然没有出现。
没有肌肉科,但有康复科,有运动医学科,有疼痛科。现在康复医学科所收患者不仅是神经康复或是术后康复,处理疼痛的方法不仅是短波、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懂徒手疗法技术的康复师越来越多,颈肩腰腿疼痛患者也不断增多,医院康复科和产科合作,产妇生完到康复科做产后康复。中医院的中医康复,针灸、推拿、拔罐等老祖宗几千年留下的技术也一直延续。
慢性疼痛可能是肌肉筋膜引起、可能是骨关节错位引起、可能是内脏问题引起、也有可能是颅骶节律引起,总而言之,引起疼痛的原因非常多,作为运动康复从业者,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专业能力,提升诊断评估的水准,提升临床实战能力,成为疼痛的克星,我们还需要更加谦卑谨慎的前行,学会对疼痛的筛查和自我的保护。
夜已深,以上所述仅个人浅薄之见,这篇文章字写了近2个小时,一开始本想写案例分享,却发现偏离了主题,无草稿的随心浅谈,大脑略有疲劳,思维逻辑或许有点乱,朋友们多担待阅读。可以